本报讯 记者昨日从青岛水务集团获悉,自7月3日我市日供水量超过70万立方米,接近供水能力极限至今,我市已连续50天日供水量超过70万立方米,并连续冲高,继本月9日达到76.37万立方米后,17日我市供水达到76.53万立方米,再创历史新高。
据了解,我市市区平均日供水量一直稳定在60万立方米。“从季节分布来看,春秋季的日均供水量在60万立方米上下,冬季的日均供水量在57、58万立方米,夏季的日均供水量在65万立方米。”青岛水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由于今夏酷热高温,今年7月3日猛增至70万立方米,并一直维持在73、74万立方米的极限高位,与往年同期相比超出5万立方米,是我市有史以来增幅最大的一年。目前供水设施已长期处于满负荷运行状态,部分供水管道已达到安全极限,给供水设施安全运行带来巨大压力。“我们分析,用水量暴增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是气候炎热推高居民用水量;二是旅游人数增多加大宾馆饭店用水需求;三是基础设施改造降低用水成本。过去自来水接入大院,居民需要提水入户,用量较小,近几年通过基础设施改造,许多昔日的大院家庭住上了自来水入户的新房,用水方便的同时也加大了用水量。”
夜以继日的满负荷运行给供水设施安全运行带来巨大压力,也使一些用水高峰时段的“瞬间供水量”变得愈发危险。据海润自来水集团工作人员介绍,供水设施满负荷运行时,瞬间供水量加大将使管道内压力骤然增加,给供水设施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一定隐患,容易致使一些老化管道爆裂,给居民用水带来不便。为确保夏季高峰供水安全稳定,建议广大用户科学合理用水,尽量错开上午6点至9点、中午10点至12点、晚上18点至21点的高峰供水时段用水,并节约用水,太阳能热水器上水尽量选择在夜间10点以后。
除了用水高峰期,其他时间也应该加强节约用水。作为严重缺水城市,我市有着优良的节水传统,在市民、企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用水量远少于同等规模城市。但随着近年来城市的不断发展,我市的供水量已经逐步饱和,下一步,我市将继续加大水厂和输水管道建设,提高城市的供水保障能力。(本报记者 崔武 本报实习生 刘实)
主编手记 点点滴滴来之不易
曾经有人说,如果还会爆发战争,国与国之间对于水源地的争夺或者将是其中的一个主要诱导因素。且不论这个观点有无争议,但水对于人类社会发展之重要性是不容置疑的。上溯到远古,城郭滨水而建,文明依水而生;时至到今 天,水永远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城市、一个乡村赖 以存在和发展的命脉。
“水”究竟重要到什么程度?任何引经据典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不如就从我们身边说起罢。
青岛是资源性缺水城市,历史上曾经有过几次大的水荒,于是就有了很多感人至深的画面深深印 烙在这个城市发展的脉络上,刻骨铭心,挥之不去:曾有过在城区严重缺水时,郊区人民家家户户打水井,昼夜向青岛送水的难忘记忆;还有“引黄济青”之前,老一辈青岛人深受缺水之 困,创造出一盆水先洗菜、再洗衣服、再冲厕 所这样“一水三用”的节水传统……
今天,我们不再缺水,再说这个话题也许有一些沉重;今天,我们不再缺水,再谈如何节水也许是杞人忧天。但今天不缺水,不意味着明天就可以高枕无忧,须 知,世界性的水资源匮乏一直伴随着人 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步步紧逼,危机重 重。节约用水,应是每个公民的责任。
“连续50天超过城市供水极限的用水量”,一方面是我们这座城市发展日益 繁荣的晴雨表,还从一方面验证了城市 基础设施建设配套的日渐完善,更从一个侧面提醒着我们应有节约用水的科学生活方式。节约用水,应是这座城市的精神。
套用一句朱子的话,“点点滴滴,当 思来之不易”。在我们今天肆意挥霍着水资源的时候,饮水思源显得那么迫切和 必要。每个人只要认真节约每一滴水,就可能汇聚成明天自来水管道里潺潺不息 的生命之源,就可能汇聚成这座城市科学和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节约用水,从我做起,从每一滴做 起。
以淋浴代替浴缸洗澡。
使用水流节流器,加装在水龙头及花洒上,这样可防止水的浪费。洗碗、洗菜、手洗衣服、刷牙时,不要开长流水。
用水后记得关紧水龙头,因为一只没有关紧的水龙头一分钟就会“跑掉”8-16升水。
用过的水如果不是太脏,可以用来浇花、洗车、洗地、冲厕所。
制图郑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