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昨跟访自来水抢修工 每天巡线70公里还义务修水表
由于干旱少雨气温攀升,7月以来,青岛市区供水量连续刷新历史纪录。目前供水设备满负荷运行,青岛水务海润自来水集团一线的工作人员犹如上紧了发条的钟表一样忙碌,加大工作量保障城市供水。
头顶烈日巡检老管道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青岛水务海润自来水集团东部分公司沧口管线所,跟着47岁的工作人员孔祥滨一起,沿着管道线路图巡逻,观察是否有损坏的地方,以便根据情况及时上报并维护。孔祥滨有30年的巡检经验,每天骑着电动自行车四处奔走,走走停停地检查管线。平均一天下来,他巡检过的线路达70多公里。记者看到,孔祥滨巡线时随身携带手机移动终端,上面显示管道路线图以及孔祥滨行走的路线,不至于走“回头路”重复巡检。之前孔祥滨的上班时间是早上8时到下午4时30分,而在夏季供水高峰期,他的上班时间提前到了早上7时30分,下班时间延后到晚上7时之前,最忙的时候一周无休。
烈日当头,孔祥滨每天沿着管道巡视,观察管线周围是否有漏冒水的现象,再根据经验分析是否与管道破损有关,一忙起来顾不上喝水,只能趁着吃饭的时候“咕嘟咕嘟”灌下一大杯水。“这份工作,说实话不难,就是个耐心、细心的责任活。我们这个片区和别的地方不太一样,有十万户左右的居民,而钢厂、碱厂、石油化工厂都在片区内,所以大车经过非常多,有时会有井室被压坏的情况出现。另外,这里50年以上的老管道非常多,要是破损发现不及时,不一会儿整条路都能给淹了。 ”孔祥滨表示,辖区内共有2043个井室,他和同事每天都会检查,6月份至今检查出了105处破碎,当天及时维修。在检查过程中,7月份至今共帮居民换水表300余块,解决了指针不动等各种问题,对于其中的低保户,孔祥滨等工作人员帮着免费换了新水表。
下井需十分钟一换气
随后,记者来到了南部分公司水清沟管线所,正巧有居民反映淮阳路88号的井室有积水现象,记者随杨君等工作人员立即前往现场。杨君告诉记者,所里的专职维修人员有4人,平均每人每天要跑五六个地方。自从入夏以来,早上7时30分到晚上10时,都会接到抢修任务,有时甚至会通宵工作。“半夜工作的话,虽然我们辛苦了一些,但是能把居民的损失降到最低。一动工必然要停水,半夜相对来说,用水居民要少很多。 ”现场的积水比较深,首先需要排水。排水完成后,杨君下到井室中,排查出现问题的位置。记者看到,井室非常小,不到2平方米,一个人下去之后想转身都非常困难。井室内长期封闭,又潮又热,再加上阳光直射,很快工作人员的额头上就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这就是我们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吧,每年7月到9月都是我们的奋战期。每次下井检修,在里面待个十分钟就要上来轮换一次,要不然在井下非热出病来不可。一天时间里衣服湿了干,干了湿,留下了汗渍也顾不得,就是要保证居民用水,对我们来说,水就是最宝贵的东西。 ”完成这一个现场的抢修任务,杨君接到电话后匆匆奔向了下一个现场。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张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