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大雨夜,急着回家的市民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马路边雨篦子、古力盖处,总有一些人员在紧急施工,这就是青岛水务系统的排水工作人员。正是他们的彻夜作业,才能让我们的城市顺利度过一个个汛期,第二天迎来清爽的路面。今年34岁的吴国强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作为青岛水务排水一分公司的工程师,自2011年参加排水工作起,雷声雨声就是他工作的“集结号”,每次都意味着他需要在雨夜中值守,让雨水迅速排走,不让行人和车辆出意外。在市内三区的69个社区里,吴国强有个更响亮的名字——小吴帮办,只要楼院里的排水管道出了问题,居民都知道,打通小吴的手机问题总能解决。
工作之余 走进楼院查管线
“我本科学的是给排水专业,硕士学的是环境工程,工作和专业算是对口。 ”1981年出生的吴国强是青岛人,毕业后进入了排水公司工作,吴国强说,排水公司主要负责市内三区市政道路排水管网的养护管理工作。按照职责划分,居民楼院排水管道属于专用设施,原本并不在排水公司的养护范围之内。由于缺乏必要的养护,居民楼院排水管道堵冒是常事,特别是吴国强所在的第一排水分公司由于地处老城区,老楼院、老管道特别多,排水不畅更是家常便饭。
吴国强走上排水服务岗位后,经常会接到居民打来的求助电话,作为一个“老青岛”,从小在楼院里长大的他,清楚地知道堵冒带来的不便,每次接到热线转来的电话,吴国强总是热心地为居民提供帮助。从2012年开始,在领导的支持下,吴国强利用工作之余,逐渐深入69个社区2000多个楼院30多万居民,摸清这些楼院的管线口径、走向、冒溢频率和检查井数量,为130余个管线老化排水困难楼院建立了数字化档案。光掌握了这些资料还不算,吴国强又利用业余时间,采取义务养护的形式定期查看这些管线,从根上减少冒溢情况的出现。在这热心肠小伙的努力下,他熟悉的20余处老楼院被列入了由市建委立项的楼院改造计划,为居民一劳永逸地解决了排水难题。
公布手机 一天要换仨电池
“管道堵了冒了居民连门都出不了,牵扯到好些人。 ”因为特别知道冒溢对老百姓日常生活的影响,每次出去帮忙吴国强都留下自己的手机,后来问手机的人越来越多,他干脆自制了“社区联系卡”,印上了办公电话还有自己的手机号,自己每去一个社区就发送一批,确保居民求助能够24小时畅通。
“每天最少的时候也得接打三四十个电话,最多的时候100多个,一个事过来就需要三四个电话去沟通沟通,每天早上醒来不知道会遇到什么挑战。 ”每次接到求助电话,不管在下班后还是节假日,吴国强都会第一时间问明情况,最忙的时候他的手机比公司热线接的电话还要多,一天要换三块电池。有时居民上午打了电话,疏通车太忙跑不开,一时半会儿到不了,老百姓就会把电话打到好脾气的吴国强这,电话一接通直接“开训”。“其实老百姓要求真不高,只要你给俺投开了,就行。 ”遇到这种情况,吴国强虽然委屈,但总会第一时间开始落实。因为打他的电话总能最快解决问题,他的手机被很多人叫做 “排水第一快线”、“公司第二热线”,是真正意义上“全年无休”的热线。
夏季汛期 一天一夜守现场
除了进楼院干老百姓看得见的活之外,市政管道的维修更是他们的基本工作,作为城市排水管道的畅通“守护神”,城市对他们的召唤也是时时刻刻。 “最忙的是汛期和冬天,7到9月份下雨集中,雨不停我们就不能回来,要不断清理落叶,不能把雨篦子糊了。 ”每年夏季雷雨时,马路上电线被刮断、行道树被吹倒的情况都有,要说不害怕是假的,但吴国强和同事还是要坚守在马路上,避免马路积水、商铺被淹、防止车行道顶盖。
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吴国强在雨里守了一天一夜,除了短暂回单位吃饭,几乎都在雨里泡着。到了干燥的冬天,他们的工作也不轻松。尽管很多酒店都有隔油池,但天气一冷,很多酒店排出的大油还是会把排水管道堵塞,这就需要吴国强带着工人们一点点疏通开。
孩子愿望 睡觉前见到爸爸
在同事眼中,吴国强不仅专注而且专业,甚至有一些“倔脾气”。每年他步行巡检管线都在1200公里以上,检查雨污水古力井超过4000个。从2012年到2013年,短短一年多的时间,吴国强就基本掌握了辖区69个社区、150余条大大小小道路的管线情况,四年如一日的巡查走访使他积攒了三大笔记本、10余万字的的技术数据和服务日记,基本完善了第一排水分公司的管线电子地图,成为排水管网的“活地图”、排水数据的“问不倒”。通过现场勘查、信息整理,他先后总结梳理出易堵易冒重点路段310处、易积水地点45处,为隧道、地铁以及道路施工提供各类排水专业咨询270余次,实现了信息准、零差错,有效保证了各类施工抢修的正常进行。
从今年4月升任副主任以来,吴国强把自己的生活真的过到了“5+2”、“白+黑”工作模式。吴国强的妻子在医院的重症监护室工作,需要经常值班,孩子正在上幼儿园,但他没有因接送孩子耽误过一次工作,每天早出晚归,以至于孩子最大的愿望就是“晚上睡觉前能见到爸爸”。 “现在一个月最多休个一两天,我还好,我们主任几乎是全年无休,做基层工作就是这样。 ”
小吴帮办 成了“排水110”
现在,面对辖区老市南、老市北众多管道老化严重的老楼院,数量居多的求助电话,吴国强与50余个“三老楼院”楼长构建起“社区直通车”,甚至为一些老人居多的楼院开通了“排水服务到楼院”绿色通道,还和公司年轻职工组建起20人参加的“特色排水志愿队”,按照提前制定的养护计划,为这些老楼院定期养护管道。
常年跟社区居民打交道,吴国强在老百姓里也有了知名度。解决阳信路3号排水问题时,由于下游古力井在一户居民屋内,疏通人员虽然多次沟通,但这家住户一直拒绝在其屋内疏通。为了让住户配合工作,吴国强联系热河路居委会工作人员多次到其家中,多次上门终于感动了这家住户,同意进行疏通,彻底解决了阳信路3号排水问题,居民通过居委会在电话致谢的同时又送来了一面锦旗。从2011年至今,光专门打来表扬吴国强的电话就有210个,“小吴帮办”成了大家口口相传的“排水110”。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王晓雨